当前位置:综体 > 视音文艺 > 详情

红色题材音乐剧《焉支花开》 重温红色记忆 礼赞革命先烈

2021-06-21 21:46:34   来源:综体频道   评论



【纪录网兰州讯】(融媒体中心 摄影报道) 祁连山下,金水河畔,古老的水磨“吱吱”作响。冬日的田园雪花飘落清冷无比,这是1936年冬的河西走廊……6月20日晚8时,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金昌市委、市政府策划,金昌市委宣传部、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实施,金昌大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创排的红色题材音乐剧《焉支花开》演出在兰州拉开帷幕。

演出开场中,一位小姑娘趴在地上捡拾掉落的粮食粒,她疑惑“妈妈为何瑟瑟发抖地跪在地上,他们要把我们的口粮运往何方?”解放前的永昌正遭受军阀的荼毒,孩子们的“爬爬钱”和老人们的“拐棍钱”等苛捐杂税让百姓苦不堪言……

事实上,《焉支花开》根据红西路军前进剧团遭遇战真实故事创排。这支1933年1月成立于川陕革命根据地通江县的剧团,曾经被红军亲切地称之为“军中百灵”。

1936年11月,红西路军前进剧团按照总部命令,从县城出发前往永昌县城东二十里铺,慰问刚从古浪战役撤退的红九军。当她们顶风冒雪赶到九军驻地附近时,突遭大批马家军骑兵包围。

危急时刻,团长周汝功带领队伍迅速撤退甘新公路南侧郭家下磨庄,队员们进入庄院后,迅速关闭庄门登上城墙,迎击来犯之敌。敌骑兵团以为进驻土围子里面的人员就是红九军总部,多次发起猛烈攻击。团指战员从攻击态势判断,敌人误以为庄园里的部队是红九军总部,说明主力部队尚未脱离危险,当即决定组织力量牵制敌人,为九军总部安全转移争取时间。

《焉支花开》就依据这段历史脉络而来,被红西路军救下的青年王雪梅,参加到革命队伍中来,在宣传革命思想,帮助劳苦大众中和宣传队长安黎明、队员廖新华(小快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家一起唱着《焉支花开》憧憬美好未来,宣传革命事业。

《焉支花开》是甘肃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点剧目,去年12月8日在金昌大剧院首演。该剧根据红西路军在永昌的真实史料及真实人物改编而成,通过音乐、歌唱、快板、舞蹈等表现形式,再现了中华苏维埃永昌区政府的建立历程和永昌人民支援红军的质朴情怀,讴歌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以及工农红军与永昌人民鱼水情深的感人场景,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1936年冬,红西路军进驻永昌县,建立苏维埃政权,劳苦大众看到了翻身得解放的曙光。红军宣传队进驻金水乡途中,解救了被马匪掳走的青年学生王雪梅,在当地宣传革命思想,帮助劳苦大众。宣传队长安黎明、队员廖新华与王雪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宣传队赴前线演出途中遭遇敌人包围,小快板及宣传队员全部壮烈牺牲。敌人卷土重来,安黎明为了保护群众的安危,毅然挺身而出,被敌人带走。

转眼半个多世纪,当年被地下党组织解救的安黎明重返故地与王雪梅重逢,祭奠小快板及长眠于祁连山下的战友,她们再次合唱《焉支花开》缅怀烽火岁月,畅谈美好生活。时代在变,安定繁荣的祖国成为她们对长眠战友最好的告慰。

《焉支花开》由金昌大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创排演出,是甘肃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重点剧目。实施初期,金昌大剧院演艺有限公司邀请省内知名导演团队、作曲人员深入永昌烈士陵园、新城子镇大沽政治部遗址、永昌红西路军指挥部旧址等地采风,实地调研收集创作素材,立求真实再现红西路军感人故事。

厚植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金昌市是一块革命的红色沃土,辖区内永昌县是红西路军与敌鏖战的主战场之一,是红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重要见证地,在红西路军征战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在红西路军征战河西历程中,永昌是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唯一驻扎过的县城,且长达40天;是红西路军最早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和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最多的地区,也是群众对红西路军提供补给最多的地区。这些厚重的文化积淀都为《焉支花开》创作带来丰富素材,真实的故事深深打动在场观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致敬红西路军,拥抱崭新时代。


绘画

【陇上绘画书法名人名家】麻弘

【陇上绘画书法名人名家】麻弘

麻弘,男,职业书画工作者,自幼学习书画,师从马西园、范有信..[详细]

书法

【陇上书法名人名家】王淑华

【陇上书法名人名家】王淑华

王淑华,笔名逸境。现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妇女书法家..[详细]